因煤而興的陝西榆林,大力推進能源利用方式的深層變革,走出一條“深度轉化,多元發展”的增長之路。
這種棕色的液體是用于醫療消毒的制劑“精酚”,人們或許很難一下子把它跟煤炭聯系在一塊兒,更讓人想不到的是,從煤炭到精酚的搖身一變,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也是打著滾地往上漲。從煤炭中提取精酚,只是天元化工煤制油過程中新增的一個生産環節。在大型煤炭幹餾裝置裏,每3.5噸煤炭經過1.2公裏長的生産線、曆時12小時,就轉變成1噸可以替代家用汽柴油的輕質化煤焦油産品,1000元的原料增值爲七八千元的成品。
除了通過煤炭精深加工實現産業增值外,榆林還致力于新能源開發。在華能靖邊龍洲風電場,上百台70米高的風機散布在戈壁,每年可提供4億度入網電量。
目前榆林煤炭轉化利用率從5年前的不到10%,快速提升了3倍。能源化工和新能源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。